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设备与技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内容

新闻资讯

NEWS

新的微观结构设计,相分离Fe - Cr合金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

2023-10-09

   导读:Fe - Cr是用于火力发电系统的铁素体钢的模型合金,被设想为未来聚变反应堆的主要结构材料。然而,在加热和辐照条件下,Fe - Cr会发生相分解,形成富Fe和富Cr区域,导致同时硬化和脆化。本文通过对单晶Fe - 40wt . % Cr合金在固溶态,以及在500 ° C退火10082016 h后获得的调幅分解态进行室温原位微柱压缩试验,研究了力学性能退化的起源。在滑移系上,位错滑移在所有条件下都是明确发生的。虽然2016 h退火态表现出比1008 h退火态更进化的纳米级相调制,但两种微观结构都显示出约为固溶态屈服强度的两倍,而没有任何延展性的损失。我们的发现揭示了三种不同微观结构的塑性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固溶状态下的变形与发生在多个滑移系上的扭折介导的局部塑性有关,这些局部塑性基于最大的瞬时Schmid因子依次激活。这在1008 h退火状态下逐渐转变为与单滑移激活相关的局部化程度较低的类L ü ders带塑性,而在2016 h退火状态下的变形则表现为与多个滑移系上同时发生的均匀类多晶位错运动相关的均匀应变硬化。建立了Cr的空间和成分波动与相关塑性动力学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Cr元素的空间波动强烈影响位错强化以及所有微观组织状态下边缘和螺钉成分的相对流动性。进一步得出结论,相分离效应尽管促进了强化,但并不是导致脆化的主要原因,而是起到了增强塑性的相反作用

  

   二元Fe - Cr合金作为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模型合金,被认为是未来聚变和第四代裂变反应堆中结构应用的主要候选材料。这是由于与奥氏体钢相比,它们具有较低的热膨胀、良好的腐蚀性能、增强的抗辐照肿胀能力以及更好地抵御氦脆的能力。然而,在高温下,Fe - Cr体系发生相分离,导致硬度大幅增加,同时伴随着塑性的损失,产生所谓的" 475 ° C脆化"

   根据最新的相图,当Cr含量在14 - 80 wt . %之间时,Fe - Cr合金会发生相分解。这种相分离产生了由纳米级富Fe的α相和富Cr的混合相组成的微观结构

-相区。这种与温度相关的微结构改性对于未来的核电站尤为关键,其中Fe - Cr合金中的热致相分离可以通过核反应堆堆芯产生的恒定中子通量来增强。接下来,我们关注Fe - Cr相图的富Fe侧,因为它是与钢相关的相图。根据Cr含量的不同,相分离可以通过两种机制发生:当Cr含量在14 - 30 wt . %之间时,通过成核和生长;当Cr含量超过30 wt . %时,通过调幅分解。然而,人们还没有完全研究透这种相分解的确切热力学和动力学,因为被认为是化学和磁效应共同作用导致的混溶间隙出现的潜在机制仍然存在疑问。

 

   另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研究问题是相分离Fe - Cr合金的硬化和脆化机制。虽然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相分解是观察到的硬化和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缺乏详细的实验研究来探索位错动力学的本质及其与Fe - Cr相分离的关系。在调幅分解的特殊情况下,扩散和时间演化的界面,除了溶质Cr对材料本征性能的影响外,还呈现了这些合金中塑性变形的复杂图像。

   在本工作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J.F. L?ffler教授团队着眼于对调幅分解Fe - 40wt . % Cr合金塑性响应的机理性理解,特别关注Cr在微观结构中的空间和成分波动的关键影响,并将结果与作为参比材料的固溶态Fe - 40wt . % Cr合金进行了比较。通过原位微柱压缩和单晶微柱的纳米级结构表征,对调幅分解在塑性动力学中的作用建立了明确的认识。研究结果被外推用于评估多晶调幅分解Fe - Cr合金的变形行为,并随后确定观察到的延展性损失的主要机制。目前的工作为在相分离Fe - Cr合金中获得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的新的微观结构设计策略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关研究成果以题Towards high-strength, high-ductility ferritic steels: Pathways to overcome the 475°C embrittlement in spinodally decomposed Fe-40Cr alloy”发表在Acta Materialia上。


1 . ( a ) Fe - 40Cr固溶体表面EBSD图谱,镶嵌:晶体取向色码。( a )中的十字线表示微柱铣削的位置。( b ) SEM显微照片显示了FIB制造微柱的区域,( c )其晶体取向。( d )核平均取向差( KAM )图。


               图2 . ( a ) Fe - 40Cr微柱体在固溶、1008 h2016 h退火条件下压缩变形的应力-应变响应。( b-d ):相应条件下变形微柱的SEM显微照片。

3 . ( a )1008 h2016 h的退火条件下,微柱在应变率从10 - 410 - 2- 1的压缩变形中的应力-应变响应。( b )( a ) (固溶条件取值为[ 51 , 52 ])得到的应变率敏感性。( c )固溶、1008 h2016 h退火条件下的活化体积。

4 . Fe - 40Cr微柱体在(左柱)固溶、(中柱) 1008 h(右柱) 2016 h退火条件下压缩2 %后横截面的t - EBSD分析。上排,( a )( b )( c ):为各自条件下变形微柱的SEM显微照片。第2( d )( e )( f )分别为对应条件下最大阈值角度为°的IPF图和KAM图。第三行,( g )( h )( i )IPF的单向度散点图为各自条件下的( CD =压缩方向, TD =横向)

5 . Fe - 40Cr微柱体在(左柱)固溶态、(中柱) 1008 h(右柱) 2016 h退火条件下压缩11 %后截面的t - EBSD分析。上标行,( a )( d )( g )分别为各条件下的IPF图。中间行,( b )( e )( h ):为各自条件下的KAM映射。下行列式中,( c )( f )( i ):为各自条件下的IPF单向度散点图。( CD / TD =压缩量/横向)

6 . ( a , d)为固溶条件下变形Fe - 40Cr微柱滑移面的TEM BF像,显示出阶梯状的直线型位错阵列,( b , e)1008 h退火条件下变形Fe - 40Cr微柱滑移面的TEM BF像,( c , f)2016 h退火条件下变形Fe - 40Cr微柱滑移面的TEM BF像,均显示出曲线型位错和碎屑。顶排:揭示滑动面样品椭圆形状的概貌。下排:放大视图。

7 . ( a ) Fe - 40Cr微柱体在固溶状态下滑移面的TEM BF像,揭示了以螺型位错为主的阶梯状位错。( b )在图7a中标记的黑盒子所围成的区域的示意图表示,通过形成可移动的边缘扭结来显示螺钉的错位运动。可动性较小的直螺钉节段被卡在派尔斯的山谷中。

8 . ( a ) 1008 h退火条件下变形Fe - 40Cr微柱横截面的STEM - EDS化学图谱,显示了一个区域,包括( A1 )变形带内的区域和( A2 )附近未变形区域。( b )( c )A1A2的缩放视图。

9 .分析了Fe - 40Cr微柱体在500 ° C退火1008 h2016 h条件下压缩过程中出现的应力降。( a )( c )应力降的相对频率和累积频率。( b )( d )应力降幅值。绿色箭头:主峰,橙色箭头:主要次峰。空箭头突出应力降局部极大值。

   通过原位微柱压缩实验和t - EBSDTEM纳米尺度结构表征,研究了Fe - 40wt . % Cr合金固溶态和调幅分解态的塑性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 .

   固溶态Fe - 40Cr合金中的微柱变形表现为基于瞬时最大Schmid因子交替激活的多个滑移系上发生的塑性。位错运动是由扭结的局部尺度迁移所介导的。

      2 ) .

   调幅分解的Fe - 40Cr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其屈服强度比固溶态合金大幅增加,而压缩塑性没有任何损失。1008 h2016 h退火态的屈服应力值分别为800950      MPa较高的屈服应力值归因于在界面处保持位错的调幅硬化机制的贡献。

     3 ) .

     1008 h退火态的微柱变形是通过类似于ü ders带的机制进行的,其中应变调节是通过稳定变形区在微柱体积上的扩展来实现的。应变硬化的缺失归因于滑移只发生在一个滑移系上。

    4 ) .

     2016 h退火态的变形是通过两个滑移系的同时激活而进行的,这导致了类似多晶的应力响应,其标志是屈服后立即开始更均匀的应变硬化。观察到的非Schmid塑性归因于在多个平面上启动滑移的高屈服应力。

   5 ) .

  相分离组织中的调幅强化导致刃位错运动受到严重抑制,从而引发增强塑性的螺位错和刃位错的竞争运动。与1008 h退火态相比,这种影响在2016 h退火态中被放大,这是由于前者具有更高的屈服应力。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